攻城战是同盟发展的核心玩法之一,而兵力阵容的合理配置直接决定了攻城效率与成功率。器械兵种是攻城的主力,其攻城值远高于常规兵种,三个C级器械武将的组合即可达到225点攻城值,而三个S级非器械武将仅有144点。器械队伍应优先选择主力部队不使用的A级以上适应性武将,无需考虑品质差异,重点在于保证带兵数量与战法配置。
攻城阵容需兼顾破防与生存能力,战法配置应以低成本蓝色战法为主,武力型武将搭配输出战法,智力型武将配置回复类战法。器械队伍需避免出现单一武将强度不足导致平局的情况,建议将输出与辅助武将均衡分配。器械兵种虽被所有兵种克制且移动速度最慢,但其拆解城墙效率无可替代,因此行军阶段需提前规划路线,避免遭遇敌方拦截。器械部队应与主力部队协同作战,主力负责清除守军,器械专注拆除耐久。
兵力补充是持续攻城的关键,营帐建设不可或缺。攻城前需在目标城池附近占领空地建造营帐,耗时约3小时,升级营帐需额外1小时。营帐不仅能缩短行军距离,还能为部队提供征兵功能,避免因士气衰减影响战斗力。士气低于100时部队战力逐级下降,归零时仅剩30%效能,因此需确保攻城部队始终处于营帐补给范围内。分城兵力无法为主城部队补充,需独立配置器械队伍。
同盟协作层面,需明确分工主力与器械部队的比例。常规配置为每名玩家提供2-3支器械部队,每支兵力不低于2000。高等级城池需集结40人以上兵力,4级城约需1.8万总兵力,10级城建议超过2万。指挥时应统一攻城节奏,先由主力部队清除驻城守军,待系统提示守军全灭后,再调动器械部队集中拆除耐久。攻城值计算采用累积制,每五分钟结算一次,因此器械部队的数量比单支强度更重要。
武将属性对攻城有隐性加成,统御值提升可间接增加带兵上限,部分战法如陷阵营能通过提升全军属性增强攻城持久力。分城需建造兵营等军事设施以提高兵力储备,主将的武力或智力属性会影响对应战法效果。攻城时需注意兵种克制链条,尽管器械兵种无克制优势,但可通过战法组合弥补缺陷。预备兵转换效率取决于军舍等级,资源充足时应优先补充分城预备兵。
最终攻城成功率取决于兵力配置、战术执行与资源调配三者的平衡。持续优化器械队伍的战法联动,保持营帐网络的覆盖密度,精确计算同盟成员兵力配比,方能实现高效攻城。攻城后应及时补充战损兵力,分析战报调整阵容弱点,为后续作战积累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