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矿田是资源获取的核心环节。采矿效率直接影响基地发展和舰队建设进度,因此掌握科学的矿田定位方法至关重要。首先需明确矿点等级与总量无关,低级矿点同样能提供高效采集,尤其在初期工程舰仓储较小时,低等级密集矿群反而比分散的高级矿更具性价比。采矿平台选址应优先覆盖22范围内的高密度资源带,初级平台仅需过渡使用,中级平台可降低开采难度并允许双舰队作业。

通过观察星际地图,可识别敌对势力矿区分布,但需避免选择交战频繁区域。矿区敌人强度通常有明确标注,若舰队实力不足,强行开采可能招致损失。金属矿是前期最优先采集目标,因其在建筑升级和舰船建造中消耗占比最高,而晶体与重氢初期收益较低。工程舰技术值加点应优先提升仓储与采集速度,配合AC721运输舰可显著减少往返频次。
采矿平台的实际效益与布局密切相关。高级平台虽能提升25%效率并实现资源直交,但建造耗资巨大,中期以中级平台为主流选择。平台覆盖范围内允许工程舰不消耗计划圈采集,但需注意工程舰从基地到平台边缘的曲率移动效率差异。若平台范围内存在高级矿带,可大幅降低5级矿的开采门槛,但需确保工程舰等级与平台功能匹配。

远距离采矿需优化舰队配置与路径规划。计划圈圆心应位于基地与矿区的连线上,并尽量贴近边缘以减少常规移动耗时。多艘工程舰编队开采同一矿点时,需搭配大仓储舰船延长单次作业时长,使每小时采集量接近理论最大值。矿区迁移时,可将基地前哨站连接至矿点再实施搬迁,但需注意连接后该矿点将无法继续采集。

后期发展需平衡资源类型与开采策略。金属矿需求随基地等级呈指数增长,7级后建议将基地迁移至12个金属矿点的密集区以缓解压力。采矿平台进阶功能如双舰队协同、开采难度降低等,能显著提升重氢与晶体的采集效率,但需提前规划矿区布局以避免同盟成员冲突。野怪刷新点附近的封锁区可能干扰采矿,需通过舰队协防或战术回避确保作业安全。

 
											 
											 
											 
											 
											